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沙钢股份重组再生迷雾:接盘者减持,市值已蒸发291亿元

2020-07-14 14:35120长江商报

“钢铁沙皇”沈文荣推进的200多亿资产重组再生迷雾。


3年前,沙钢股份(002075.SZ)推出收购苏州卿峰的全部股权、德利迅达全部股权或控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交易价格高达229.08亿元。两年之后,方案调整为仅收购苏州卿峰100%股权,放弃对德利迅达88%股权收购,而交易价格不降反升,达到237.83亿元。

沙钢股份重组再生迷雾:接盘者减持,市值已蒸发291亿元

备受关注的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埋有伏笔,即沙钢集团将所持沙钢股份55.12%股权“甩卖”给9名自然人,交易价格高达46亿元。出让股权后,沙钢集团转身斥资52亿元入股并购标的苏州卿峰。而苏州卿峰的法人代表李强,就是前述9名受让股权者之一。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密集资本运作,环环相扣,沈文荣更像是在进行一次高达258亿元的“卖壳”行动。


重组方案推出已经3年,方案调整也已近一年,这单高达200多亿元的重组仍未见实质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沙钢股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双降。二级市场上,自2015年公司筹划重组以来,股价深度调整,市值蒸发291亿元。此前,李强等9名接盘者已有8人减持套现。


业绩下降、股价深度调整,接盘者减持意味着什么?沙钢股份的重组是否会生变?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三重要股东套现15.3亿


沙钢股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股东减持。


沙钢股份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重要股东李非文、刘振光所持股份比例为0.68%、5.99%,均较年初有所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早在今年2月20日,李非文就开始了减持,并在2月22日二度减持。两天下来,李非文合计减持2600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7.60元/股—7.81元/股,套现约2.03亿元。


与李非文提供大宗交易减持不一样,刘振光是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完成减持的,其本次减持还引发一场风波。


公开消息显示,早在去年11月17日,刘振光向沙钢股份提交《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但公司一直未对外披露该计划。无法按计划减持股份的刘振光遂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举报。


沙钢股份解释称,在收到刘振光的减持计划后,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控股股东沙钢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刘振光持有的股份。经过多次沟通,去年12月21日,沙钢集团与刘振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并在今年3月4日完成股权转让过户登记手续。刘振光将1.39亿股沙钢股份股权协议转让给沙钢集团,转让价约为8.05元/股,总价款为11.18亿元。


刘振光原本持有沙钢股份6.98%股权,此次股权转让后,其仅持有1500万股,持股比为0.68%。

沙钢股份重组再生迷雾:接盘者减持,市值已蒸发291亿元

上述转让协议达成当天,刘振光撤回上述举报。


今年4月7日,沙钢股份公告显示,其因信息披露不当,遭证监会江苏监管局警示。


除了李非文、刘振光外,另一名重要股东李强也在悄然减持。今年8月6日,李强通过大宗交易一次性减持3000万股,套现约2.09亿元。本次减持后,李强的持股比降至4.98%。


综上所述,三名重要股东合计套现15.30亿元。


根据沙钢股份公告,三名股东减持均已自身资金原因。刘振光是由于银行贷款到期,且需解除公司股票的质押。李非文是为了归还质押贷款而进行减持,李强减持的原因,沙钢股份未予以披露。但从今年5月25日披露的公告看,其当时持有公司1.4亿股股份曾被司法冻结,5月23日解除。这说明,李强减持也是为了钱。


上述三人原本不是沙钢股份股东,2015年2月才入股。当时,原本持有75%股权的沙钢集团突然甩卖55.12%股权,李强、李非文、刘振光等9名自然人接盘,转让价为5.29元/股,9人持股比在5%—7%左右。当时,这9名自然人均未披露受让股份目的。


入股一年后,2016年三季度,燕卫民、黄李厚、金洁、王继满、刘本忠等5人相继进行了减持。


截至目前,9名自然人中,仅剩朱峥没有减持,其位列沙钢股份第二大股东。


营收净利双双大幅下降


重要股东纷纷减持套现,除了与自身资金需求有关,也与沙钢股份的发展前景有一定关联。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旗下的资本运作平台,总体而言,沙钢股份的经营业绩还算不错,尤其是2016年以来,在钢铁行业去产能、降本增效措施下,其盈利能力不断释放。


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沙钢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85亿元、124.14亿元、147.12亿元,同比增幅为3.10%、63.66%、18.51%。对应的净利润为2.20亿元、7.05亿元、1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2.87%、220.37%、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净利润增长速度大体相当。


然而,在今年上半年,沙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2.35亿元,去年同期为72.35亿元,同比减少10亿元,降幅为13.82%。对应的净利润为2.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47亿元减少3.62亿元,降幅达55.97%,扣非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减少3.23亿元,降幅为59.27%。


半年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0%,这在A股31家钢铁企业中,排名均较为突出。上半年,净利润超过沙钢股份的有22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低于沙钢股份的有24家。

沙钢股份重组再生迷雾:接盘者减持,市值已蒸发291亿元

上半年,受原辅料成本上扬、钢材价格下行等行情影响,钢铁企业经营整体承压。显然,沙钢股份的下滑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沙钢股份在半年报称,根据年前梳理出的负面清单降损项目,围绕降本节支增效任务目标,公司每月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同时,全力抓好重点指标攻关措施的落实,成立专业攻关小组,通过各类负面清单的梳理,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通过优化“三配”、合金替代等降本活动,有效的压降了铁前和炼钢工序成本。


上半年,沙钢股份综合毛利率为13.70%,去年同期为23.72%,下降约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17%,去年同期为17.24%。


此外,沙钢股份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也在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61亿元,去年同期为11.9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数,这是沙钢股份近10年来的首次。而且,无论是半年还是全年,近10年来,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数,仅在2013年年报中才出现过。


股价跌逾六成市值蒸发291亿


重组尚未成功,重要股东大举撤退,沙钢股份的本次重组会生变吗?


沙钢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实际上可追溯至2015年2月25日。当时,春节刚过,沈文荣推出了入主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本运作——甩卖股权,沙钢集团将所持沙钢股份合计55.12%股权分别转让给李非文、李强等9名自然人,交易完成后,沙钢集团套现45.96亿元。这就是沙钢股份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前奏。


成功套现后,沙钢股份密集进行资产重组。当年6月,沙钢股份宣告停牌重组,重组标的资产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以及IDC企业的控股股份,涉及境外多项资产,相关工作量大且复杂,交易方案设计的难度较大,多次延期复牌。期间,公司相继与江苏智卿共同发起成立有限合伙制产业并购基金,投资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最终,因各方在估值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而终止。


2016年9月,沙钢股份再次停牌重组,标的资产为IDC大数据。2个月后,重组预案出炉,收购苏州卿峰的全部股权、德利迅达全部股权或控股权。2017年6月,公司披露正式重组方案,即以229亿元收购苏州卿峰100%的股权,并以29.08亿元收购德利迅达88%股权。


苏州卿峰和德利迅达的核心业务都是数据中心资产。其中,苏州卿峰在成立四个月后引入了包括沙钢集团在内的14名投资者。


去年11月16日,沙钢股份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弃购德利迅达,交易价格升至237.83亿元。


今年8月28日,公司披露,相关审计、评估、尽调工作仍在推进。


综合所述,本次重组,实际上推进了4年,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4年间,二级市场上早已风云变幻。


沙钢股份的重组一度刺激股价大幅上涨,实质最高达577亿元。如果以2015年10月16日实施送转股后的价格来计算(剔除2015年牛市行情因素),当时股价为21.21元/股,今年9月12日,已经跌至8.02元/股,累计跌幅已达62.19%,市值仅为177亿元,蒸发了291亿元。


股东争相减持、股价大幅下跌,是否会影响沙钢股份的本次重组?


9月9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长江商报记者称,股东减持主要自身资金压力,对重组事项影响不大。至于重组是否会生变,在其看来,由于资产包比较复杂,且超过200亿元,本次重组会历经一些“磨难“。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包钢股份稀土钢板材厂取向硅钢生产不断取得新突破 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包钢股份稀土钢板材厂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紧扣全厂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对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硅钢生产技术攻关作为稀土钢板材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提出的调研项目之一,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

0评论2023-07-03507

锂业下行逆势扩产 吉翔股份称今年锂盐产量不低于1万吨
向锂盐业务战略转型尝到甜头后,吉翔股份(603399.SH)不仅欲改名为“永杉锂业”,还决定逆势扩产。在昨天下午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出,在这一轮周期中,锂资源的布局往后显得愈发重要,目前很多矿山也有向下延伸布局锂盐厂的想法,吉翔股份在锂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未来公司在锂行业的定位又是

0评论2023-06-091662

邦德股份获4家机构调研: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材,目前市场上铝价波动不大
邦德股份6月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6月1日接受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请问客户订单是如何定价?  答:客户订单价格采用目标利润率管理的定价模式,公司ERP系统在预估生产成本、账期财务成本、运费、各项期间费用、所得税等全口

0评论2023-06-062074

刚果可能考虑增持与中国合资的铜钴企业的股份
外媒5月24日消息,据消息人士援引刚果一个委员会的文件称,刚果民主共和国可能考虑将其在和中国的钴铜合资企业中的股份从32%提高到70%,将中国公司的股份从68%降至30%。刚果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材料钴的生产国,也是主要的铜生产国。Sicomines是中国企业与刚果国家矿业公司Gecamines成立的钴和铜合资企业。中国水利水电建设

0评论2023-05-251146

投资者“大倒苦水” 金圆股份称力争年底实现万吨级产线全线贯通
投资者一句“别再让股东穷下去了”,让金圆股份(000546.SZ)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多了一股心酸。股价之外,去年金圆股份业绩“爆雷”由盈转巨亏,则更让投资者受伤。业绩会上,仍有投资者“抱有幻想”:公司此举是否是为了确保今年业绩的盈利?金圆股份总经理赵辉则表示:“公司2022年审计结果真实反映了2022年的经营业绩情

0评论2023-05-15553

宝钢股份取向硅钢助力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建设
近日,宝钢股份取向硅钢成功用于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柯拉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柯拉水光互补电站位于甘孜州雅江县,项目分布在川西高原海拔4000米至4600米的区域,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由200多万块光伏组件、5000多台逆变器、300多台箱式变压器组成,规模为全球之最。项目总投

0评论2023-04-272086

包钢股份炼钢厂按下超低排放改造“快进键”
连日来,包钢股份炼钢厂以“重振雄风、做强包钢,齐心协力做有尊严、受尊敬的企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两转一提一创”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对标先进促发展,凝心聚力创一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切实以刀刃向内找准经营方向,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实施步伐,3月17日起,随着超低排

0评论2023-03-312956

全球唯一!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项目全线投产
历经835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克难,中冶集团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于2023年3月24日全线投产。这是目前全球唯一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也是中国二十冶冶金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是宝钢“精品+规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

0评论2023-03-302597

骨料产能2.3亿吨、营收55亿!天山股份2022年三大业务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3月21日晚间,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天山股份实现营收132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2亿元;拥有骨料产能2.3亿吨,产量1.5亿吨,产能居全国第一,市场范围涵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0评论2023-03-233269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7.55亿元,牧原股份、紫金矿业等获加仓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牧原股份、紫金矿业、TCL中环,分别获净买入7.90亿元、2.44亿元、2.36亿元。3月14日,北向资金净买入7.5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5.7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32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牧原股份、紫金矿业、tcl中环,分别获净买入7.90亿元、2.44亿元、2.36亿元。净卖

0评论2023-03-141887